【残奥探营】中国残疾人游泳梦之队:里约再出发

【残奥探营】中国残疾人游泳梦之队:里约再出发

央视新闻客户端

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6年08月26日 10:35

A-A+

扫一扫 手机阅读

我要分享

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

原标题:

奥运赛场上,游泳项目的关注度一直很高。在残奥的舞台上,游泳一直是我国的夺金大项。

2012年伦敦残奥会,51名运动员参赛收获了24枚金牌。今天的残奥探营,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支游泳梦之队。

戴上盲镜,盲人运动员在水中奋力向前。而为了避免运动员受伤和比赛时犯规,教练员要用长长的指引棒引导运动员,提醒他们转身或者到边。由于指引棒点得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发挥,因此训练时往往需要上百次的磨合。

中国残疾人游泳队教练 李健辉:在游进的过程中,他是完全看不到的,不透一点光。所以说他们在游的过程当中,必须得贴着水线,这样才能直着走,到边,两边转身。到边终点端都有辅助人员,用指引棒帮他,敲他一下,他就知道他该转身了。

除了盲人运动员,这支游泳队的队员们几乎涵盖了所有伤残级别,他们有的没有双臂,有的双下肢失去功能,残障程度的不同也给教练员的训练工作增加了难度。

中国残疾人游泳队教练 张鸿鹄:因为残疾的情况不同,功能损失不同,所以训练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技术,就是适合于他的。健全人里边,虽然有个很好的技术,但是如果你照搬到我们重残里边来,是使用不上的。

尽管没有统一的训练模式,但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不同特点,教练员们因材施教,还是培养出了一批世界顶尖的运动员。这个有点敦实的小伙子叫杨洋,今年只有19岁。2012年伦敦残奥会,15岁的杨洋首次参赛,就一口气拿下了四枚金牌,被西方人誉为“中国飞鱼”。

中国残疾人游泳队队员 杨洋:当初那个时候,也没想这么多,就自己拼命的游,游出自己最好的成绩,没想到能拿四块金牌。里约残奥会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游,争取再破自己的记录。

即将开始的里约残奥会,中国游泳队派出了62位运动员参赛,其中不仅包括杨洋、许庆、杨博尊等明星运动员,一批新鲜血液也开始崛起,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4岁。而在我国一直相对较弱的重残级别,这届里约残奥会也期待有所突破。

中国残疾人游泳队教练 张鸿鹄:这一次我们参与到重级别里边比赛的运动员,是比较多的,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,也是历届奥运会里边参加重残级别比赛最多的一次。 我们参加了男女所有比赛项目的级别,都覆盖了,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那么完整的参与到残奥会去。(央视记者 高磊 徐进)